连江1200万只海马“游”入市场
连江1200万只海马“游”入市场
连江1200万只海马“游”入市场原标题:经过8个月精心培育(péiyù)
连江1200万只海马“游(yóu)”入市场
记者10日获悉,经过(jīngguò)8个月的生长,连江沿海渔民利用保温大棚(dàpéng)养殖的1200万只膨腹海马已达上市规格。连日来,当地渔民抢抓晴好天气,将海马捕捞后晒干(shàigàn)上市销售。
连江渔民(yúmín)抢抓晴好天气晾晒海马(连融媒供图)
海马是重要(zhòngyào)的(de)海洋药源生物,富含蛋白质、氨基酸、脂肪酸等,被称为“南方人参”。近年来,由于全球野生海马数量锐减(ruìjiǎn),国际上将海马列为濒危物种,我国也将野生海马列入(lièrù)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。由于海马养殖技术难度大,目前还不能利用海上(hǎishàng)渔排养殖。对此,勇立潮头的连江渔民着手开展陆地工厂化养殖。
10日,记者在(zài)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村海马养殖基地看到,黑色的保温大棚里(pénglǐ)整齐排列着一口口面积约60平方米的养殖池,海马一会绷紧(bēngjǐn)身体游来游去,一会在圆柱形塑料架上倒挂歇息,有的还会用尾巴勾住爬架上的滤网,保持身体不(bù)动。
“我们(wǒmen)养的是膨腹海马,对水质、水温、光线、饵料等外部环境极为敏感,稍有差池(chāchí)就会出问题,比照看小孩更费心思。刚开始的几个月,我们几乎住在保温大棚里。”海马养殖基地技术员林建华(línjiànhuá)说。
利用海马倒挂休息的特性,养殖人员从水中(shuǐzhōng)提起架子并上下抖动,一只只身长八九(bājiǔ)厘米(límǐ)的成品海马从架子上脱落、掉入箩筐,不到30秒就能收满一筐。
海马被捕捞上来后,渔民立即用淡水清洗,然后拿到屋顶上,一只(yīzhī)一只地拉直(lāzhí),再用不锈钢夹子夹在铁丝上倒挂晾晒定型两个小时。定型完成后,渔民将海马放在竹架子上晾晒3天,这样晒出来(chūlái)的海马外形美观,深受(shēnshòu)市场青睐。
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相关(xiāngguān)负责人表示,连江县去年10月(yuè)投放了1200多万只海马幼苗,经过8个月的养殖,目前已达到上市规格(guīgé),平均单只重6克。
“海马(hǎimǎ)的(de)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高,市场前景广阔。海马干品每公斤售价(shòujià)3000元~7000元,单体克重越大价格越贵。”海马养殖基地负责人魏新华说,基地养了500万只(zhǐ)海马,除了留下一小部分用于繁殖外,其余全部上市销售,主要供应医药公司。
据了解,海马(hǎimǎ)是目前地球上已知唯一由雄性生育后代的动物,一次能分娩成百上千只,每只雄性海马的身体前方或侧面长有孵卵囊作为“育儿袋(yùérdài)”,因此在(zài)购买海马时非常容易区分公母。(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吴其法 邱岑澍(qiūcénshù)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(zài)应用市场下载(xiàzài)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(wénzhāng)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(de)行为我们(wǒmen)将追究责任。
原标题:经过8个月精心培育(péiyù)
连江1200万只海马“游(yóu)”入市场
记者10日获悉,经过(jīngguò)8个月的生长,连江沿海渔民利用保温大棚(dàpéng)养殖的1200万只膨腹海马已达上市规格。连日来,当地渔民抢抓晴好天气,将海马捕捞后晒干(shàigàn)上市销售。
连江渔民(yúmín)抢抓晴好天气晾晒海马(连融媒供图)
海马是重要(zhòngyào)的(de)海洋药源生物,富含蛋白质、氨基酸、脂肪酸等,被称为“南方人参”。近年来,由于全球野生海马数量锐减(ruìjiǎn),国际上将海马列为濒危物种,我国也将野生海马列入(lièrù)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。由于海马养殖技术难度大,目前还不能利用海上(hǎishàng)渔排养殖。对此,勇立潮头的连江渔民着手开展陆地工厂化养殖。
10日,记者在(zài)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村海马养殖基地看到,黑色的保温大棚里(pénglǐ)整齐排列着一口口面积约60平方米的养殖池,海马一会绷紧(bēngjǐn)身体游来游去,一会在圆柱形塑料架上倒挂歇息,有的还会用尾巴勾住爬架上的滤网,保持身体不(bù)动。
“我们(wǒmen)养的是膨腹海马,对水质、水温、光线、饵料等外部环境极为敏感,稍有差池(chāchí)就会出问题,比照看小孩更费心思。刚开始的几个月,我们几乎住在保温大棚里。”海马养殖基地技术员林建华(línjiànhuá)说。
利用海马倒挂休息的特性,养殖人员从水中(shuǐzhōng)提起架子并上下抖动,一只只身长八九(bājiǔ)厘米(límǐ)的成品海马从架子上脱落、掉入箩筐,不到30秒就能收满一筐。
海马被捕捞上来后,渔民立即用淡水清洗,然后拿到屋顶上,一只(yīzhī)一只地拉直(lāzhí),再用不锈钢夹子夹在铁丝上倒挂晾晒定型两个小时。定型完成后,渔民将海马放在竹架子上晾晒3天,这样晒出来(chūlái)的海马外形美观,深受(shēnshòu)市场青睐。
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相关(xiāngguān)负责人表示,连江县去年10月(yuè)投放了1200多万只海马幼苗,经过8个月的养殖,目前已达到上市规格(guīgé),平均单只重6克。
“海马(hǎimǎ)的(de)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高,市场前景广阔。海马干品每公斤售价(shòujià)3000元~7000元,单体克重越大价格越贵。”海马养殖基地负责人魏新华说,基地养了500万只(zhǐ)海马,除了留下一小部分用于繁殖外,其余全部上市销售,主要供应医药公司。
据了解,海马(hǎimǎ)是目前地球上已知唯一由雄性生育后代的动物,一次能分娩成百上千只,每只雄性海马的身体前方或侧面长有孵卵囊作为“育儿袋(yùérdài)”,因此在(zài)购买海马时非常容易区分公母。(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吴其法 邱岑澍(qiūcénshù)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(zài)应用市场下载(xiàzài)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(wénzhāng)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(de)行为我们(wǒmen)将追究责任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